JFS 體系結構可通過其磁盤布局特性的上下文進行說明。磁盤布局是 JFS 用來控制文件系統的格式。本文討論盤區的文件幾何構造、目錄格式、塊分配映射表格式、inode 和布局結構的其它特性。本文還提供了文件布局使用的 B+ 樹數據結構的細節和示例。選擇 B+ 樹是為了提高讀寫盤區的性能,這是 JFS 執行的最普通操作。
分區、聚集、分配組、文件集
這里是磁盤布局的“全景圖”。
分區
JFS 文件系統建立在分區上,分區是由 FDISK 導出到 JFS 的抽象。
分區有:
固定分區塊尺寸,其合法值為 512、1024、2048 或 4096 字節。分區塊尺寸定義了分區上支持的最小 I/O 單元。這對應于組成分區的物理設備的基本磁盤扇區大小,最普遍的尺寸是 512 字節。
大小為:PART_NBlocks,是分區磁盤塊數。
分區磁盤塊的抽象地址空間 [ 0.. PART_NBlocks - 1 ]。
聚集
為了支持 DCE DFS(分布式計算環境分布式文件系統),JFS 將磁盤空間分配池(稱為聚集)的概念, 與可安裝的文件系統子樹(稱為文件集)的概念分開。本文中聚集和文件集的術語與其 DFS 用法一致。每個分區剛好只有一個聚集;每個聚集可能有多個文件集。在第一個發行版中,JFS 僅支持每個聚集一個文件集;但是,所有元數據都已設計成適用于所有情況。
圖 1顯示帶有兩個文件集的聚集的布局
共23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