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點對點(即P2P)原理的下載應用,如BT、電驢等,對網絡帶寬的消耗極大,長期以來都是網絡管理人員的惡夢。由于點對點下載客戶端對工作方式的不斷改進,成功繞過了諸如端口限制、服務器封鎖等常規的管理手段,使通常的網絡管理措施無能為力,網絡資源度被極濫用的狀況難以從根本上得到改變。目前限制P2P下載的方法,以最流行的BT下載為例,主要有下面幾種:
1、限制種子文件的下載
種子文件下載鏈接可以存在于網絡任何一個角落,甚至是通過電子郵件或QQ、MSN的消息進行傳播,因此這種方法效果最差。
2、限制瀏覽BT網站的方法限制BT下載
由于BT網站層出不窮,加上許多BT種子的提供場所也是正常網站的一部分,因此封殺相關BT的網站效果有限而且副作用明顯。
3、封閉種子服務器
種子服務器數量繁多,而且不可能收集齊全,新的種子服務器也會層出不窮,因此也是隔靴搔癢。
4、封閉BT常用的端口
目前的BT客戶端已經可以隨意分配端口,大范圍地封鎖端口會給其他正常的網絡應用帶來嚴重的影響,仍然是治標不治本。
5、根據應用程序的特征進行識別
識別精度高,可以有效對缺省端口改變的P2P程序進行管理,但其配置較復雜,靈活性差,不方便進行靈活的帶寬限制和分組、分時管理,同時由于P2P程序現在的升級很快,用這種方式進行管理需要不停隨著P2P程序的改變而增加新的應用程序特征,工作量較大。
6、通過QoS帶寬管理設備對P2P行為進行管理
對不同的應用層協議設定不同的優先級,在同等情況下讓優先級高的應用程序能夠得到優先的帶寬分配。在總帶寬中為重要的業務劃分一定的帶寬比例以保證在P2P流量對帶寬占用較多的時候重要業務能夠保持正常運行。為部分用戶的并發連接進行限制,一旦超出之后對其進行限速或者截斷。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單位時間內給用戶劃分流量配額,用戶用完之后,相應的規則生效,該用戶的總流量開始受限。用這種方式只能減少P2P軟件對網絡造成的影響,并不能從根本上限制P2P行為.
7、通過桌面管理來對P2P行為進行管理
即在桌面客戶端PC上面就禁止用戶安裝或者運行P2P軟件客戶端程序。由于該方式需要逐臺在每臺桌面機上都安裝客戶端軟件,給維護和管理帶來了比較大的負擔。
8、基于流特征的P2P識別
這種方法分為兩個步驟,首先會對單個用戶或單個用戶分組進行綜合閥值分析,當發現單點或用戶組的流量和會話超出預設定的范圍后,變會將其中的可疑數據包進行分析,如IP數據包首部的服務類型、協議、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數據報的數據部分,根據P2P數據包的特征來判斷該數據包是否屬于P2P數據,根據判斷的結果來進一步采取措施,封堵、控制流量或是放行。這種方法也是目前公認對P2P管理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