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者入侵某個系統,總是由某個主要目的所驅使的。例如炫耀技術,得到企業機密數據,破壞企業正常的業務流程等等,有時也有可能在入侵后,攻擊者的攻擊行為,由某種目的變成了另一種目的,例如,本來是炫耀技術,但在進入系統后,發現了一些重要的機密數據,由于利益的驅使,攻擊者最終竊取了這些機密數據。
而攻擊者入侵系統的目的不同,使用的攻擊方法也會不同,所造成的影響范圍和損失也就不會相同。因此,在處理不同的系統入侵事件時,就應當對癥下藥,不同的系統入侵類型,應當以不同的處理方法來解決,這樣,才有可能做到有的放矢,達到最佳的處理效果。
對于以往和現在發生的系統入侵事件,根據權威機構的統計分析,可以將它們按入侵的主要目的歸納為下列三種主要類型:
1、 以炫耀技術為目的的系統入侵行為。
2、 以得到或破壞系統中機密數據為目的系統入侵行為。
3、 以破壞系統或業務正常運行為目的的系統入侵行為。
本文后面將要講述的內容,就是討論應當使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快速恢復被上述這三種系統入侵類型入侵了的系統,以及使用什么樣的方法來降低系統入侵帶來的影響范圍和嚴重程度。當然,在開始恢復被入侵系統之前,我們應當確保下列所示的任務已經按要求完成:
1、 開啟了系統審核功能。
2、 系統、防火墻及IDS/IPS產生的日志文件已經另外保存。
3、 系統和系統中的重要應用程序及數據已經存在完全備份或相應的增量備份。
4、 已經準備好了弱點檢測工具(如X-Scan或Nessus),文件完整性檢測工具(如Rootkit Revealer),系統進程查看(如IceSword或ProceXP)和網絡連接查看工具(如Fport)等必要的第三方軟件,并且保證這些軟件隨時可以使用。
5、 已經發現了系統入侵事件,并且已經及時識別了系統入侵事件的真假,以及按入侵的嚴重程度進行了分類。
上面列出來的這些任務不僅是及時發現系統被入侵的前提條件,而且是成功恢復被入侵系統、降低系統入侵損失的基本條件,我們應當認真細致地完成它們。鑒于目前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和普通用戶的計算機使用的都是Windows XP操作系統,在本文中,如果沒有特別的說明,所說的系統都是指Windows XP操作系統。
一、 以炫耀技術目的的系統入侵恢復
有一部分攻擊者入侵系統的目的,只是為了向同行或其他人炫耀其高超的網絡技術,或者是為了實驗某個系統漏洞而進行的系統入侵活動。對于這類系統入侵事件,攻擊者一般會在被入侵的系統中留下一些證據來證明他已經成功入侵了這個系統,有時還會在互聯網上的某個論壇中公布他的入侵成果,例如攻擊者入侵的是一臺WEB服務器,他們就會通過更改此WEB站點的首頁信息來說明自己已經入侵了這個系統,或者會通過安裝后門的方式,使被入侵的系統成他的肉雞,然后公然出售或在某些論壇上公布,以宣告自己已經入侵了某系統。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將這種類型的系統入侵再細分為以控制系統為目的的系統入侵和修改服務內容為目的的系統入侵。
對于以修改服務內容為目的的系統入侵活動,可以不需要停機就可改完成系統恢復工作,我們應當按下列的方式來處理:
1、建立被入侵系統當前完整系統快照,或只保存被修改部分的快照,以便事后分析和留作證據。
2、立即通過備份恢復被修改的網頁。
3、在Windows系統下,通過網絡監控軟件或“netstat –an”命令來查看系統目前的網絡連接情況,如果發現不正常的網絡連接,應當立即斷開與它的連接。然后通過查看系統進程、服務和分析系統和服務的日志文件,來檢查系統攻擊者在系統中還做了什么樣的操作,以便做相應的恢復。
4、通過分析系統日志文件,或者通過弱點檢測工具來了解攻擊者入侵系統所利用的漏洞。如果攻擊者是利用系統或網絡應用程序的漏洞來入侵系統的,那么,就應當尋找相應的系統或應用程序漏洞補丁來修補它,如果目前還沒有這些漏洞的相關補丁,我們就應當使用其它的手段來暫時防范再次利用這些漏洞的入侵活動。如果攻擊者是利用其它方式,例如社會工程方式入侵系統的,而檢查系統中不存在新的漏洞,那么就可以不必做這一個步驟,而必需對社會工程攻擊實施的對象進行了解和培訓。
5、 修復系統或應用程序漏洞后,還應當添加相應的防火墻規則來防止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如果安裝有IDS/IPS和殺毒軟件,還應當升級它們的特征庫。
6、 最后,使用系統或相應的應用程序檢測軟件對系統或服務進行一次徹底的弱點檢測,在檢測之前要確保其檢測特征庫是最新的。所有工作完成后,還應當在后續的一段時間內,安排專人對此系統進行實時監控,以確信系統已經不會再次被此類入侵事件攻擊。
如果攻擊者攻擊系統是為了控制系統成為肉雞,那么,他們為了能夠長期控制系統,就會在系統中安裝相應的后門程序。同時,為了防止被系統用戶或管理員發現,攻擊者就會千方百計地隱藏他在系統中的操作痕跡,以及隱藏他所安裝的后門。因而,我們只能通過查看系統進程、網絡連接狀況和端口使用情況來了解系統是否已經被攻擊者控制,如果確定系統已經成為了攻擊者的肉雞,那么就應當按下列方式來進行入侵恢復:
1、 立即分析系統被入侵的具體時間,目前造成的影響范圍和嚴重程度,然后將被入侵系統建立一個快照,保存當前受損狀況,以更事后分析和留作證據。
2、 使用網絡連接監控軟件或端口監視軟件檢測系統當前已經建立的網絡連接和端口使用情況,如果發現存在非法的網絡連接,就立即將它們全部斷開,并在防火墻中添加對此IP或端口的禁用規則。
3、 通過Windows任務管理器,來檢查是否有非法的進程或服務在運行,并且立即結束找到的所有非法進程。但是,一些通過特殊處理的后門進程是不會出現在Windows任務管理器中,此時,我們就可以通過使用Icesword這樣的工具軟件來找到這些隱藏的進程、服務和加載的內核模塊,然后將它們全部結束任務。可
是,有時我們并不能通過這些方式終止某些后門程序的進程,那么,我們就只能暫停業務,轉到安全模式下進行操作。如果在安全模式下還不能結束掉這些后門進程的運行,就只能對業務數據做備份后,恢復系統到某個安全的時間段,再恢復業務數據。這樣,就會造成業務中斷事件,因此,在處理時速度應當盡量快,以減少由于業務中斷造成的影響和損失。有時,我們還應當檢測系統服務中是否存在非法注冊的后門服務,這可以通過打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中的“服務”來檢查,將找到的非法服務全部禁用。
4、 在尋找后門進程和服務時,應當將找到的進程和服務名稱全部記錄下來,然后在系統注冊表和系統分區中搜索這些文件,將找到的與此后門相關的所有數據全部刪除。還應將“開始菜單”—“所有程序”—“啟動”菜單項中的內容全部刪除。
5、 分析系統日志,了解攻擊者是通過什么途徑入侵系統的,以及他在系統中做了什么樣的操作。然后將攻擊者在系統中所做的所有修改全部更正過來,如果他是利用系統或應用程序漏洞入侵系統的,就應當找到相應的漏洞補丁來修復這個漏洞。
如果目前沒有這個漏洞的相關補丁,就應當使用其它安全手段,例如通過防火墻來阻止某些IP地址的網絡連接的方式,來暫時防范通過這些漏洞的入侵攻擊,并且要不斷關注這個漏洞的最新狀態,出現相關修復補丁后就應當立即修改。給系統和應用程序打補丁,我們可以通過相應的軟件來自動化進行。
6、 在完成系統修復工作后,還應當使用弱點檢測工具來對系統和應用程序進行一次全面的弱點檢測,以確保沒有已經的系統或應用程序弱點出現。我們還應用使用手動的方式檢查系統中是否添加了新的用戶帳戶,以及被攻擊做修改了相應的安裝設置,例如修改了防火墻過濾規則,IDS/IPS的檢測靈敏度,啟用被攻擊者禁用了的服務和安全軟件。
在我們完成以炫耀技術為入侵目的的系統入侵事件后,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還應當對系統進行下列的相關操作,進一步保證入侵恢復的成果:
1、修改系統管理員或其它用戶帳戶的名稱和登錄密碼;
2、修改數據庫或其它應用程序的管理員和用戶賬戶名稱和登錄密碼;
3、檢查防火墻規則;
4、如果系統中安裝有殺毒軟件和IDS/IPS,分別更新它們的病毒庫和攻擊特征庫;
5、重新設置用戶權限;
6、重新設置文件的訪問控制規則;
7、重新設置數據庫的訪問控制規則;
8、修改系統中與網絡操作相關的所有帳戶的名稱和登錄密碼等。
當我們完成上述所示的所有系統恢復和修補任務后,我們就可以對系統和服務進行一次完全備份,并且將新的完全備份與舊的完全備份分開保存。
在這里要注意的是:對于以控制系統為目的的入侵活動,攻擊者會想方設法來隱藏自己不被用戶發現。他們除了通過修改或刪除系統和防火墻等產生的與他操作相關的日志文件外,高明的黑客還會通過一些軟件來修改其所創建、修改文件的基本屬性信息,這些基本屬性包括文件的最后訪問時間,修改時間等,以防止用戶通過查看文件屬性來了解系統已經被入侵。因此,在檢測系統文件是否被修改時,應當使用RootKit Revealer等軟件來進行文件完整性檢測。
| 共4頁: 1 [2] [3] [4] 下一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