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背景
銀華基金成立于2001年5月,成立6年以來,在中國經濟蓬勃發展這個大背景下,銀華基金從一個行業新生代躋身于國內十大基金管理公司之列,旗下管理的資產總規模近千億人民幣,為數百萬客戶提供專業的資產管理服務。2007年5月,銀華基金決定將公司總部遷往北京,以謀求更大的發展。經過周密考察和多方論證,銀華基金選定北京繁華的商業中心東方廣場,同時決定在新辦公地址建立新的數據中心。
二、面臨挑戰
大多數寫字樓并不適合建立數據中心。 "要在這里建數據中心,條件幾乎苛刻。第一難題是空間限制。東方廣場坐落在寸土寸金的王府井,昂貴的寫字樓租金決定了銀華基金必須以一種最經濟的方式利用有限的空間。新數據中心的規劃面積只有140多平方米大小,而且還并不是一個方方正正的結構。如果按照傳統的數據中心設計方式,現有的大小要滿足目前的IT設備布置已感局促,更談不上為快速發展的基金業務預留下發展空間。
第二難題是樓層層高的限制。數據中心有兩個基本需求,一個是配電線路,另一個是制冷。滿足這兩條需要樓層有一定層高,比如,如果要選擇高架地板送風,地板高度應該在60厘米以上。在現有的寫字樓內地板高度只有20厘米左右,顯然無法滿足地板送風的部署要求。而且現有的樓層凈高也僅僅能容納2米多高的機柜,如果想采用上布線方式也將是不可能。這一現實條件大大約束了機柜和IT設備的選擇。
第三難題是對基建工程的限制。東方廣場屬于高檔寫字樓,物業管理方面對于裝修時可以拆動的墻面具有非常嚴格的限制,因此要求數據中心建設施工時要力求盡可能少。
"上述三個門檻決定了傳統的數據中心建設方式根本無法滿足我們的需要," 銀華基金運營保障部總監楊兵說。
三、解決方案
"公司最后選擇APC-MGE的InfraStruXure集成系統。"InfraStruXure是APC-MGE推出的網絡關鍵基礎設施綜合解決方案,它將電源、制冷系統、機柜、管理和服務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標準化的模塊和快速組裝配置提供靈活多變的"邊成長邊投資"的數據中心建設方案。由于InfraStruXure針對IT設備的最新變化而提供了很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所以,InfraStruXure推出伊始就受到業界關注,從2004年進入中國后已在全國擁有3000多個用戶。
InfraStruXure所針對的IT設備的最新變化主要包括:機架式和刀片式設備的流行、新產品變化快、業務高度集中。實際上,這些新變化給傳統的數據中心設計方法帶來了很大沖擊。以刀片服務器為例,它對數據中心的影響是雙面的,一方面節約了緊張的機房空間和能源消耗,方便了管理。另一方面,給數據中心的建設也帶來了嚴峻挑戰。其中最直接的一個挑戰是,每個機架的功率消耗越來越大、產生的熱量越來越多,原有的配電和制冷無法滿足需要。比如,傳統的"高架地板+下送風空調+打孔地板"的方式只能給機柜提供3KW的制冷能力,這在過去使用塔式設備、每個機柜只使用10U、每個機柜的功率只有1.5KVA時還是可行的,而如今由于刀片服務器的使用,每個機柜可以使用25U、每個機柜的功率可以到達6KVA時已經不夠用了。
InfraStruXure針對此設計出了InRow制冷系統,它改變傳統的機房級制冷為機柜級的制冷,將制冷裝置放入機柜行間,使其更接近熱源,同時配合冷熱通道的布置,盡可能避免冷熱空氣混合,達到理想的制冷效果。而且,這種獨立的制冷方案支持即插即用,減少了安裝的時間和成本。同時,制冷方式采用水平送風方式,無需高架地板,降低了對樓層的要求。而且,強大的制冷能力還帶來另一個好處,用戶可以在機柜中部署更多的IT設備,從而給用戶節約了空間。在銀華基金數據中心建設中,這一優點給銀華基金帶來很大成本節約。
在布線上,InfraStruXure提供多種布線方式也極具靈活性,特別是其機架頂部的走線方式可以直接將電纜卡入卡槽,無需另外安裝,降低了施工成本,也降低了對機房空間的高度要求。另外,InfraStruXure還采用模塊化的結構,不僅使得其UPS系統具有良好的擴展性與可管理性,而且整體安裝、維護和擴容都非常方便。
InfraStruXure的這些特點再配合方便的管理軟件非常符合銀華基金數據中心的需求,雙方很快達成了合作協議,進入實施階段。
四、效果
由于InfraStruXure采用集中的配電柜,電源線和其他各種纜線都走機柜頂部布線,機柜擺放得整整齊齊,再也看不到機房常見的零亂擺放的電源線、網線和接線板、整個機房非常整潔,不大的機房顯得一點都不擁擠。InfraStruXure緊湊的設計,把小機房變"大"了;由于采用機柜頂部走線的方式,不用鉆孔,以后擴容和維護都非常方便;InfraStruXure特有的InRow,采用了機柜級別的制冷方案,讓他不用再擔心機柜內出現熱點;InfraStruXure提供的全面、方便的監控平臺,讓他無論在哪里都可以了解到機房的情況。